原因有以下幾點,這些也成為我們在創作時的規範。
1:檜木取得不易,經濟價值高,所以不希望浪費大多材料,所以盡量必免外觀的切割。
2:希望到來吉部落的遊客,能用這個原料來做木雕創作體驗。
3:遊客的體驗要避免他們去接觸危險機具的使用,因此規劃只提供各號數的砂紙。
從以上三點來看,難度不小,尤其是第二點和第三點,感覺似乎是彼此互相矛盾的。但是即使遇到再大的難題,還是是去面對解決。
這是我們所居住的民宿,晚上已經累到趴了,根本就無心去注意,早上看還蠻美的,而且這民宿也有微笑台灣,看來運氣不錯。
第一天主要是融入家庭生活,透過體驗的方式來了解當地的生活模式,並且相互交換意見與溝通,但第二天就要開始進入到實作階段,要把所想的概念把它實際做出來,這就是快速設計,只有兩天一夜的時間,從溝通討論到動機誘發,以及草圖繪製到實際製作,就是只有這一點點時間而已,而且工具資源完全不像在工廠一樣,要什麼有什麼,全部都要利用在地的所有資源才行,條件非常的嚴苛。
再談到我們這一組的創作之前首先要先說明一下我們這一組的處境,由於我們這一組是分配的陳秀雄大哥家,然而陳秀雄大哥在當地因為是個木雕師傅,所以工具非常非常的齊全,對我們這一組來說可以說是佔了利多,但是呢在製作過程階段,秀雄大哥不斷的被其他組別召喚去協助,而導致了我們這一組瞬間變成了無主孤兒,要獨立的奮鬥,要工具是吧,只有幾把不利的雕刻刀還有磨刀石,所幸在桌上看到了一台小台的雕模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還好在過去曾經有學過磨刀的技術,所幸發揮所長將要使用的雕刻刀好好磨了一下,總算是恢復了鋒利的狀態,但由於欠缺了討論與意見交換的對象,導致了創作突然間陷入的瓶頸,彷彿昨日所得到的一些靈感瞬間又回到了原點,但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還是得要如期完工交差,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這是這一次的創作主題,來吉繪馬-心靈之火
主要有五點創作的理念
1:主要創作意向以具有來吉部落象徵意義的山豬進行創意發想。
2:由於昨日的談話有談到阿里山的林業開發與檜木採集與日治時期有著密切的關係,歷史是無法抹滅的,因為這就是一個文明進化的過程,因此在創作上適度的融入日本的文化,經過腦力激盪後,決定以神社的繪馬意相來呈現,之所以選擇繪馬意向,原因在於來吉部落的山豬有著象徵該部落吉祥物的意義,神社的繪馬,具有許願祈福的意義,兩者的關係屬於對等關係,這都是一個心靈寄託的表現方式。
3‧作為繪馬吊式形態時,可懸吊於車內,室內居家等空間,會散發出檜木香,薰陶空間氣氛。
4‧此創作也結合了燭臺的功能,將其平放,成為燭臺,且蠟燭固定於豬嘴中,有著山豬咬著蠟燭的意向,且在蠟燭的高溫燃燒之下,會間接釋放揮發出檜木的精油香,也是屬於心靈寄託的表現方式。
5‧整體造型以塊面呈現,完成初胚雕飾即可,遊客體驗時,可利用砂紙進行研磨,讓遊客有親手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同時在研磨過程也可感受到檜木所帶來的香氣。
以上五點創作的理念雖然內容豐富,但以現實來說,工具資源的極度缺乏之下,所做出來的作品與理念的文字敘述,感覺差了十萬八千里,成為了這一個創作唯一的一個遺憾之處。
但作品還是在時限內完成,所以接下來與當地居民進行作品發表與交流,以完成這兩天一夜的探訪。
這兩天一夜下來雖然創作不盡理想,但從當地居民的生活態度來看,了解到了他們所希望的是要「創造」一個東西,而非「製造」一個東西,什麼是創造?什麼是製造?這個其實可以留待給讀這一篇文章的讀者來好好想想,自然的創造完全將原住民的原始能力與野性力量給呼喚出來,這完全就是回歸到了人類本能的生活型態,我們都被大都市與科技給寵壞了,其實說到底,人類也是這一個自然界當中其中一種動物,到最後我們依舊是要回歸於大自然了,所以原住民所強調的是「食農校育」過著自己自足的生活,這也想到了前幾天與工作室的設計師老頭聊天時他所提出的一句話:「創意是在自然界原則之下所引發的奇想,而不是背道而馳並且扭曲價值觀的設計」,值得我們這些從事設計產業的設計師好好的反省自己過去到現在的所有創作與設計,是否有違背常理,自己胡亂搞出來的。